不做“房东”,做创新资源“超级链接人”
刚刚过去的一年,“借力”张江产业工程院这一平台,上海中医药大学成功转化十多个药物和医疗器械项目,合同金额达2.3亿元人民币。
“为何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薄弱?其实该有的都有了,大学里有技术转移部门,社会上也有第三方技术转移中心。”采访中,上海中医药大学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唐靖一告诉记者,其实交流远比人们想象重要,身处实验室的科学家只有和企业多“碰撞”才能有“火花”,而张江产业工程院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成立仅一年多的张江产业工程院,究竟提供了一个怎样的平台?
走通“最初一公里”
“源头创新不只是高校和科学家的事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科学家的成果走出实验室?作为致力于张江科学城开发与建设的一家国企,我们又能做什么?”张江产业工程院院长张爱平对记者如是说。
为在创新策源上有所作为,2022年10月,张江集团携手国内73个高校院所、投资机构、产业方代表、科技服务机构等,共同发起建设张江产业工程院。
先期调研时,他们发现“从0到1”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0.8”的关键阶段,即创新概念的早期验证,包括技术成熟度、未来路径及市场是否可达都需要验证。能否走通这“最初一公里”,决定了能否真正实现“从0到1”。
“既然我们本身是一个平台型机构,需要做的就是借力,把各种早期概念验证资源放在一起,做成一个聚焦‘超前孵化’的分布式平台。”张爱平说。
星纪魅族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勇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一款最新AR智能眼镜。“在研发这款眼镜过程中,我们在制作工艺、散热、新材料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技术的早期概念验证。很多技术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在验证过程中通过不断修改参数,方能达到可商用的状态。”王勇在张江产业工程院一周年活动上专题做了这款眼镜的早期概念验证能力发布。他告诉记者,最大的感受是,早期概念验证能够缩短新技术走向商用的时间,否则可能要多花一倍以上的时间。
据统计,70%以上的医疗器械创新发明由医生发起,总部设在张江科学城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此创立了医疗概念验证基金。“可否获得可观利润,可否达到临床预期,我们通过早期概念验证来回答创新风险,并将医生提出的技术应用场景和我们的技术平台相结合,形成创新解决方案。”长三角国创中心有机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李永勇介绍,目前他们已成功孵化2个相关医疗器械项目。
为助力“最初一公里”的“超前孵化”,除了集聚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早期概念验证平台,张江产业工程院还联手相关机构组织了两期概念验证能力培训班。
关注“最后一公里”
张江产业工程院同样关注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没有物理空间,不做“房东”;不持股孵化,也不做“股东”。不同于孵化器,张江产业工程院靠什么作为“立身之本”?
“地处创新资源丰富的张江,张江产业工程院有优势做创新资源的‘超级链接人’。”张爱平告诉记者,依托扎根张江科学城30余年的张江集团,张江产业工程院聚合了高校、科研院所及众多科创服务机构,相较更容易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合力。
“就拿知识产权来说,很多人只知道专利申请很重要,但对于知识产权布局其实一知半解。”张爱平介绍,2023年12月,张江产业工程院知识产权及法务中心揭牌,将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走出实验室提供专业支持。
想有不竭的策源力,就要有一个“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成果秀”,成为张江产业工程院这一年的“标配”。“不要小看这些‘细水长流’的活动,在张江就近、高频率地‘晒’自己的成果,效果特别好。”唐靖一告诉记者。
让创新成果和资本“见得着”“坐得下”“谈得拢”,一年多来,张江产业工程院组织了14场“源头成果首秀”,促成对接了44个科技项目,其中产业化落地13个。
科学家创业不易。张江产业工程院挖掘了20多名懂技术、懂产业的专家学者和投资人,聘任为科学家创业导师,他们将“手把手”指导创业者。
为持续导入“源头活水”,张江产业工程院在链接创新资源时,没有把视野局限于张江,在参与共建的21个上海校友会中,2/3是上海以外的高校。“我几乎参加过每一场校友成果路演,线上同样气氛热烈。”张爱平说。
作为一个联盟性质的平台,张江产业工程院不向合作共建单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做的是科创公益,不谋求商业利益,我们的目标是链接资源,着力‘信息对称’和‘信用增强’,形成完整的商业逻辑,让更多‘种子期’的项目能‘播种、生根、发芽’,探索出有张江特色的开放创新机制。”张爱平告诉记者,张江产业工程院将与更多高校院所合作,聘请张江成功的企业家训导张江未来的成功创业者,努力成为我国科学城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智库。
(原载于2024年1月17日《解放日报》)
中企视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