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行、向新而生,上海海事局一级巡视员常富治谈中国海事的崛起与未来
在中国海事领域有一位资深专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一级巡视员常富治,他深耕在这领域已38年之久,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海事的发展和港口建设、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的巨大变革。近日,常富治走进《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以下简称“上海海事局”)的“前世今生”。
看海事行业快速崛起与发展的时代变迁
常富治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于1982年投身于海事行业,常富治回忆道,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海港务监督。随着改革开放,航运港口迅速发展,上海海事迎来新起点。1986年,上海港务局所属的上海港务监督和上海航道局航测处合并组建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为上海海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1998年水上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成立。
常富治介绍说,自1999年6月18日上海海事局正式挂牌,上海海事局负责上海地区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两大职能。随着海事业务的不断拓展,上海海事局的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包括船旗国、港口国的船舶安全检查、船舶登记、船舶检验管理、船舶航行秩序管理、船舶载运危险品管理、船舶防污染管理、船员考试发证、海员证的签发和船舶能效管理等多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海事事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我国国际海运发展较为缓慢,1973年周恩来总理指示:三年改变港口的落后面貌,全国掀起了建口建设港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后,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航运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中国海事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海事的快速发展阶段是从1984年开始。”常富治介绍道,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海上交通安全法,1984年1月1日起施行,包括水上防污染、海上搜救、通航管理、船舶登记管理以及船舶检验管理等内容,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规范了港务监督的职责。在法律框架下,海事事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观中国航运业与港口建设同频共振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港口的建设,常富治认为,“港口建设随着国家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而发展。”1984年,上海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跨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的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上海港务监督也随着港口的发展而发展,逐渐扩大监管业务和监管范围,在原有设在黄浦江两岸的四个监督站基础上,在长江两岸和金山海域先后设立了宝钢、外高桥、崇明和金山监督站,负责水上交通秩序的维护管理,办理船舶进出口岸的手续,为船舶提供直接服务。
深入海中30多公里的洋山港是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来自全球各地的货船在此装卸,洋山港的吞吐能力、自动化程度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运的腾飞,常富治是洋山港口建设的亲历者,时任上海海事局局长助理、通航监督处处长、总值班室主任,常富治说道:“上海海事局积极支持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在洋山港规划和建设时期就争取交通部海事局明确了上海海事局的管理范围,将洋山港和洋山港航道、锚地划归上海海事局管理,交通部批准设立了洋山港海事处,建设了洋山港船舶交通管制系统。在建设期间为抢救在洋山港施工的遇险的施工船舶和遇险船员,上海海事局一巡逻船不幸触碰遇险沉没的施工船,导致巡逻船进水沉没,巡逻船三名船员遇难。”洋山港的建设不仅加速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使上海成为重要的国际海运贸易的重要枢纽港。
口岸管理是国家的重要主权管理的体现,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为加快洋山港的口岸开放,2005年常富治时任上海海事局副局长,积极推动洋山深水港的口岸开放,与交通部相关管理部门积极沟通,交通部在口岸管理单位中率先明确了洋山港的海事口岸管理由上海海事局负责。
在常富治看来,航运与港口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当前航运发展是快于港口建设的,因为造船相对速度快,港口建设周期长。”航运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集装箱船领域,呈现出惊人的速度,从第四代到第五代再到第六代以后,更是迭代迅猛。然而,港口建设的无法及时跟随航运发展的脚步。这种滞后现象是因为很难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规模和航运业的需求,导致港口的建设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
常富治介绍道,他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了军公路码头上游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掉头区的开辟,同时在宝山港池开展了在港池内有限水域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原地调头的操作、宝山北航道的开辟、深水航道的快速施工和船舶潮位利用等。常富治也认为早期港口规划并没有预见到如今船舶的巨大尺寸和巨大的海运量,现在洋山港4期和小洋山北港区的建设已经考虑到了未来的航运发展,目前洋山港的航道水深通过人工疏浚可以容纳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
叹新技术塑造海事新未来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航运和海事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常富治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海上高速网络、会促进无人船舶的快速发展,世界海运将面临变革,这也将影响未来海事的发展方向。常富治指出,未来的船舶将变得更加自动化,甚至可能很快实现无人驾驶,进入无人船或少人船时代,船舶不再需要现有规模的船员居住空间和生活设备和设施,船舶会释放出更多空间用于货物运输,海运的经济效益将因此大幅提升。这一变革将推动海运向更高效、低成本、低碳排放的方向发展。“我们也期待实现将船员从一种相对高风险的职业当中解放出来,全球海运贸易更加安全便捷。”
常富治还强调了通信技术在海事中的重要性。随着全球通信网络的高速覆盖,海事人员将能够更好地监管船舶,低轨卫星的通信将大幅改善远洋通讯。常富治预测,未来的船舶航行和安全将受益于科技创新技术的应用,航运业和海事的发展也将进入智能化时代。
常富治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海事事业的巨大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他鼓励海事从业人员积极迎接变革,推动中国航运和海事事业的不断前进,为全球经济繁荣贡献力量。常富治的故事是中国海事领域的鲜活典范,也是中国航运和海事快速发展的一个佐证。
中企视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