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产学研专家齐聚,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航运数字化转型之路

发布于:2023-07-03 18:52 作者:赖巧发

6月29日上午,国际海洋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家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行,论坛以“绿色·创新·智能”为主题,来自国际知名海洋产业领域的专家、商协会和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探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背景下的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新态势,加强海洋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实现涉海产业链精准对接,推动现代海洋产业项目落地,点燃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为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的重要板块,本次论坛由《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青岛西海岸新区中企海洋产业对外合作促进中心、金通灵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英中贸易协会、上海《航运交易公报》出版社有限公司提供大力支持。

 

 

本次论坛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航运数字化转型之路”主题展开圆桌对话,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航运与海洋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乌兰琪琪格主持,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贾康,德国NSB集团中国区执行董事袁刚,上海港口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伟峰,上海英格尔认证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剑,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守水等嘉宾展开对话交流,共同为航运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贾康

 

贾康表示,当前数据已被纳入生产要素范畴,与航运业直接关联的经济活动必须实现数字化升级发展,“这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贾康调研发现,航运与路上运输具有共性,以陆上运输为例,中国大约有两千万辆大卡在整个公路网上完成各种运输任务,车辆供应能力如何有效匹配各方需求,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形成一个汇合所有信息的数字平台,实现动态调度,“航运供需也是如此,必然需要通过数字技术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这也是航运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德国NSB集团中国区执行董事袁刚

 

袁刚从人才的角度分析,航运业上下游关联紧密度非常强,而人的要素贯穿了整个航运产业链条,形成航运人才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链,是构建航运产业完整数据链以及航运业信息化的基础。袁刚表示,航运业数字化转型可以以船员作为起点,通过数字化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的数字化转型;同时,袁刚建议通过行业主管或国际化的机构,在立法和制定行业标准时,对原有规则或者出台的新规,去建立一个有效的标准数字化模型,从而推动全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上海港口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伟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航运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沈伟峰指出,当前船舶设计、建造、管理与服务全生命周期已进入全面数字化阶段,海事方面包括船的定位、安全性、适航性等也已实现数字化管理。同时,沈伟峰调研发现,一大批航运企业的数字化运营管理软硬件产品都非常丰富,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走路”的服务目标。沈伟峰建议,进一步深化推广航运业的应用场景以及产业协同和新技术的应用。

 

上海英格尔认证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剑

 

在朱剑看来,数字化实际上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最终目标是提升碳排放管理和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也包含了船员幸福感的提升,如何减轻船员的负担以及在航行过程中的孤独感等,是航运业数字化转型极具潜力的应用场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航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解决信任问题,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往往因为信任问题未得到解决,从而导致一系列合规风险等问题。”朱剑建议,首先要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标准的数据化,最终通过国际认证准则背书,达成共识。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守水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级港口群,港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化转型在航运业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不是选修课,而是航运人必须要答好的必答卷。”于守水表示,数字化转型要具备全球化的思维,通盘考虑数据融合、数据安全和数据交互之间的影响,以国家为主体,行业为引领,最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航运数字化转型。

 

本次论坛以“绿色·创新·智能”为主题,为国际涉海企业搭建了一个增进了解、深化合作的平台,推动海洋产业国际合作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进一步深化并拓展国际涉海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账户登录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认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