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 探访国医大师传承人陆阳的中西医结合之路
作为国内复杂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陆阳,近年来带领团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依托国医大师严世芸传承工作室的平台,其团队在冠脉微循环障碍、介入术后管理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门诊及住院中医药服务量持续攀升。近日,《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对话陆阳主任,探寻其团队如何将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介入技术深度融合,为患者开辟治疗新路径。
传承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结合治疗
陆阳毕业于海军军医大学,曾于长海医院深耕心血管介入治疗十余年。2022年加入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后,他首次系统接触中医药治疗,并迅速被其临床魅力折服。“冠脉介入虽能解决血管狭窄问题,但对术后反复心绞痛、微血管病变等难题束手无策。”陆阳坦言,中医药的加入为这些“疑难杂症”提供了新思路。例如,团队以临床验方“桃花木香散”为基础进行辨证加减,成功缓解了多例支架术后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这也让他坚定不移地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陆阳主任的传承之路始于浦东新区名中医盖云主任的指导。“盖云主任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更是中西医结合的引路人。”他回忆道,团队多次邀请盖云主任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协定方(如“桃花木香散”)的临床应用中获得指导。这种“师徒相授”的模式,让团队快速掌握中医药辨证思维与经典方剂的灵活运用。
临床实践破解“心病”难题
近年来,陆阳团队进一步引入国医大师严世芸团队,成立严世芸传承工作室。通过跟师国医大师,团队成员不仅打造了“一人一专技、一人一品牌”的诊疗特色,更在冠脉微循环病变等复杂领域形成特色技术。
谈及临床实践,陆阳主任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一名是女性患者因冠脉微血管病变反复胸痛,多次造影检查未见狭窄,心理治疗亦收效甚微。团队通过“桃花木香散”加减治疗,症状显著缓解;另一名是男性患者植入5枚支架后仍频繁心绞痛发作,甚至对造影产生严重心理恐惧,经中西医结合调理后病情得到稳定控制。
同一方剂灵活应用于不同疾病,是对中医“异病同治”理念的生动诠释。陆阳主任对此强调,中医验方的活学活用不仅解决了西医的短板,更让患者重拾治疗信心。目前,科室已打造多个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患者满意度与复诊率持续提升。
锻造“一专多能”人才梯队
“人才是中西医结合传承的‘核心引擎’。”陆阳主任表示,严世芸传承工作室以“激发创新活力”为人才培养第一准则,构建了“传承人引领+梯队式孵化”机制。团队既注重选拔兼具医德修养与专业实力的人才,又通过“双向委派学习”打破学科壁垒——青年医师既能跟随国医大师精研经典验方,也可深入现代医学机构掌握前沿技术,形成“老中青衔接、中西医互补”的人才矩阵。目前,工作室成员已在冠脉介入术后管理、微循环障碍等细分领域形成技术特色,多项研究成果被业内认可。
从冠脉介入专家到中西医结合创新实践者,陆阳主任的转型之路,映射出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无限可能。他表示,团队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国医大师团队的合作,探索更多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并推动成果向基层医疗机构辐射,惠及更广泛患者群体。
医院简介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区域医疗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位于浦东新区外高桥区域,医院开放床位880张,现有职工近1500名,拥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工匠、上海首届“医德之光”奖、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银蛇奖及左英护理奖等一批优秀人才队伍。医院是国家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中国胸痛中心成员单位、国家代谢性疾病规范诊治和管理中心,医院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专科,6个浦东新区新质专科,近50项浦东新区高峰高原和重点学科。
科室介绍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开放床位57张,年住院2500余人次,年门诊量16万多人次。心血管内科主攻方向是冠心病微循环障碍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心脏康复,科室特色是介入治疗复杂疑难高危冠心病。科室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全国中医医院最佳专科、卫生部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浦东新区高原学科,是“国医大师严世芸”、“上海市名中医蒋梅先教授”传承工作室建设的承建科室。
专家介绍
陆阳,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医大师严世芸传承人,擅长高危复杂冠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及腔内影像学。
专家门诊:每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盖云,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浦东新区名中医,临床擅于经方联用,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中医养生、慢性疲劳综合症等方面有独特疗效。
专家门诊:每周一全天,周三、周五上午
最新文章
风采展播
产业经济
中企视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