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新大讲堂》相邀权威技术和知识产权专家,分析新材料企业研发创新之道
新材料产业作为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是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抓手”,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伴随新材料产业高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其中,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新材料产品的性能检测、研发创新等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而技术创新则离不开通过知识产权或专利保护的方法对其保驾护航。
4月15日,《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与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联盟主办的第14期《知新大讲堂》节目如期开播。本期节目以“新材料产业之分析检测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邀请到微略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专利部总监,同济大学材料化学博士,执业专利代理师、技术经纪人肖烜、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技术事业群经理赵磊,与《知新大讲堂》节目主持人、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联盟秘书长郭国中共同探讨分析检测技术和知识产权如何助力新材料企业的研发,以及新材料知识产权的用权、维权和分析检测技术之间的关联。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尤其新材料领域产业链齐全,众多企业纷纷开展技术创新,以期突破“卡脖子”瓶颈,实现“替代进口”,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不过,新材料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难。
一方面,“基础研究不够透彻,是企业研发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难题。”赵磊表示,某段时间石墨烯“特别火”,很多未将石墨烯研究透彻的企业便将其应用在“任何领域”,如纺织品、润滑油、电池等,这往往导致一些产品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性能。“例如,润滑油加入石墨烯,不只是简单的‘加法’,它还面临加入石墨烯后如何分散、动压润滑、低速重载、材料机理等一系列科学问题。”赵磊分析道,“如果基础研究不透彻,往往导致产品看似完好,但在使用阶段产品性能等方面则表现不佳。”
同时,企业还容易忽略新材料研发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问题——上游的原料控制,下游的材料加工技术等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产品性能质量,一个地方有问题就可能出现“卡脖子”现象。赵磊说,新材料研发的根本任务在于为整个工业企业服务,但当前企业缺乏应用客户,案例以及相关技术应对大数据库的问题。赵磊建议,企业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拥有大量案例及客群的专业检测平台,为企业的研发分析做铺垫,检测平台此时也要深入客户,不能只做裁判员,还要成为协助新材料研发企业的技术伙伴。协同企业形成产品的性能检测,案例应用的大数据库,辅助产品研发升级,优化产品适应市场选择,不断深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新材料企业还面临核心基础专利或专业技术掌握在国际巨头手中的困境,在技术创新迭代过程中,如何做到既有技术改进又不侵权,仍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在肖烜看来,由于新材料专利没有实体、无形、不可见,涉及技术秘密、技术“常规”等特点,企业在维权过程中存在维权难、确权难等痛点。基于自身工作实践,肖烜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与研究人员配合以及基于应用场景突破壁垒。
以原研药专利为例,其专利范围较广,且已将关键辅料、填料的含量值限定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如果企业想在药物领域创新迭代,将无法规避这些数据。但肖烜发现,相关药物专利中仍存在漏洞,“因为它的实施力其实无法囊括更大的药物范围”。通过配合研究人员针对原研药的每一个含量值进行实验,得出一整套数据,发现这些数据仍有一些可规避的点。“基于专利无效策略,将数值缩小到专利无法覆盖的范围,从而获得专利权。”肖烜说。
此外,核心专利虽然掌握在某一些企业手中,但应用到某一些特定领域和具体使用场景时,不一定在专利保护范围。此时,发明专利范围更小,如果该发明专利确实解决了应用场景当中预料不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专利同样有授权前景”。肖烜表示,后发企业不如先发企业具有天然专利优势,后发企业更多在于找“漏洞”,以便寻得“反制防守”策略。“归根结底,企业研发要脚踏实地,做好技术改进。”肖烜说,“尤其在中国这一庞大市场,各行各业仍存在许多技术瓶颈,企业需突破局限,形成更多基于应用场景进行技术改进的专利,打破核心技术垄断局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见,“企业不仅要在技术上加强研发,更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及专利保护布局。”郭国中总结道,“只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让中国的新材料领域在未来整个产业发展中实现真正突破,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更好地助推中国制造强国建设。”
最新文章
风采展播
产业经济
中企视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