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专家会聚《知新大讲堂》,解读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助企业点“权”成金
企业在知识产权维权过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堪称一场马拉松长跑——尤其中小微企业遭遇知识产权侵权,往往单打独斗效果不佳,打赢官司却拿不到补偿,疫情当下难以融到资金,更有企业即使有值钱的知识产权却没办法盘活……维权难、执行难、融资难、运营难,是当下摆在企业面前的难点和痛点,企业如何才能让自身的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4月6日,《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与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联盟主办的《知新大讲堂》第11期节目开播。以“知识产权金融助企业点‘权’成金”为主题,《知新大讲堂》节目主持人、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联盟秘书长郭国中与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上海分公司商险事业部副总、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保险委员会主任徐敬,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产品经理丁晓薇,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上海科创中心产品经理程雅霏,共探知识产权金融,为大家解读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另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郭国中表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作为一项相对比较新的融资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关注。尤其疫情当下,企业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知识产权金融将进一步为广大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本期《知新大讲堂》主要围绕知识产权保险、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企业资质要求,以及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对于企业有何特殊优惠政策等方面展开,助力企业点“权”成金。
“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保护就像车子坏了要送到4S店维修。”在徐敬看来,保险则是知识产权的4S店,“保险将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形成合力,帮助主动维权和被动应诉的企业解决专利侵权、商标侵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维权困扰。最终实现胜诉,叫停侵权行为,这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同时,基于保险“兜底”,企业在维权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费用也可以通过保险进行补偿,让企业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够获得维权成功。
徐敬表示,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背景下,推动企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实现专利成果价值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而基于知识产权保险服务模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相关纠纷问题,都可以通过保险机制得到有效解决,推动专利成果价值有效转化,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效益,实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还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进行背书征信,凭借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获得银行借款融资。
知识产权贷款作为企业的融资渠道之一,知识产权值到底多少钱,如何估值,是当前中小微企业关注的要点。从丁晓薇的从业经历来看,银行针对企业知识产权价值估值,一方面根据上海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或者第三方评估公司出具的知识产权评估报告当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银行基于自身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的认识,给予企业一定的融资额度。
程雅霏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评估价和协商价两个维度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估值,评估价是依据专业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从专业性上进行量化考评。协商价则是依托审计报告,“企业前期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后期可通过审计公司把研发费用资本化,纳入企业的无形资产,银行以此作为评估依据。”程雅霏进一步解释。
同时,银行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入账金额进行判定,但其涉及折扣率问题,因为企业当下对资金的需求并非等同于前期的研发投入费用。“如果企业资金需求超过前期投入金额,银行可围绕企业需求,灵活开展信贷合作,发放知识产权贷款。”程雅霏说。
尤其在疫情期间,相关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知识产权贷款融资纷纷发布一系列优惠政策,丁晓薇表示,浦发银行推出了抗疫金融直通车,包括专项资金支持、快速审批通道、无还本续贷、优惠利率定价、线上办理贷款、简化业务流程、特事特办机制。杭州银行则针对新冠疫苗、检测试剂等防疫抗疫关键领域给予重点支持,“在特殊时期,满足企业紧急资金需求,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帮助企业共度难关。”程雅霏说,“对于中小企业,做到不抽贷、不压贷,提供授信延期或者无无还本续贷,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到3098亿元,融资项目达1.7万项,惠及企业1.5万家,同比增长均为42%左右。同时,国家多措并举切实解决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海作为全国科创中心,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出台《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知识产权工作措施》,聚焦发挥知识产权助力疫情防控重要作用、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帮助困难企业恢复发展、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保障等四方面共11条具体举措。
郭国中总结说,“这意味着国家要发挥金融资本带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工作,归根结底是让知识产权变成科技企业的真金白银”。
中企视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