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海洋发展局创新“依港管船”机制 打造平安和谐渔港

发布于:2024-12-12 14:58

中企视讯(编辑 中企君)渔港是渔船管理的主阵地,是渔业安全生产防控的重要一环。新区拥有人工渔港22处,登记在册渔船1910条,渔港渔船数量约占全市的1/3。区海洋发展局聚焦渔港渔船“监管难度大、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研究出台全省首个“依港管船”规范性文件,构建“船、港、人”全要素,“造船、检船、作业”全链条,“出港、入港、停泊”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推动渔船管理从以海上为主向以渔港为主转变,2024年1-10月份,全区渔业船舶水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1%,没有发生较大以上渔业安全生产事故。新区依港管船经验做法被农业农村部采用刊发。

一、重塑监管体系,科学配置推动“依港管船”服务提能

 

突出渔港在安全监管中的源头治理作用,推动监管要素、执法重心、服务资源向渔港高度集聚,构建“纵向更集约、横向更协同、管理更精益”的监管体系。

 

(一)打破属地界限,监管半径由小单元向大片区拓展。针对镇街监管力量弱、覆盖不到边、纵深不到底的情况,打破原有属地管理界限,以位置相邻、规模均衡为标尺,划分三大渔业监管片区,综合考虑渔港规模、辐射范围等,每个片区在重点渔港设立1个渔业综合管理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设立1个基层驻港监督点,将渔业执法力量、渔船检验业务等前移到站、点,由片区统一调度、整合共享,以片区大协作带动镇街小单元同轴共转。

 

(二)强化监管联动,责任体系由多节点向全链条延伸。针对渔业执法多头管、重复管问题,建立海洋、海事、海警、海岸警察“四海一家”执法联动工作机制,交叉组成巡航编队,不定期开展联合巡航、联合检查、联合执法,实现从“各管一段”向全链条精准防控转变。将区、局、镇、村四级力量充实到港船管理骨干队伍,担任1910艘渔船的包保人,定人联船、定责包干,配套实施船舶一船一册、船员一人一档的编组式管理,推动“包保干部点上发力、港口码头线上延伸、海上作业面上联动”的联合管控网络更加完善。

 

(三)整合业务架构,服务资源由分散式向归口式转变。聚焦“高效办成”,主动贴近港、船、渔、民需求,对审批办证、检船验船、捕捞作业、执法监管等5个涉渔业生产服务职能进行全面梳理,调整优化为一个工作口,在人员职务职级、部门设置不变的前提下,设立一名“总监督长”进行统一管理,变多领域“单打独斗”为“一家统管”、一体推进,队伍整体合力显著增强,业务办理效率提升约60%。

 

二、优化运行机制,精准识别促进“依港管船”服务提效

 

聚焦渔业船舶高效进出港开展全流程优化,通过实施定港停靠、进出报告、分级监管三项机制,进一步提升船舶快进快出、优进优出效率和水平。

 

(一)实行“固定港停靠”,推动船舶停泊更规范。针对以往渔船无序停靠导致的管控难、执法难问题,在尊重渔民意愿、实行渔港和渔民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科学统筹渔港环境、通航条件、渔船船型等因素,组织渔港管理单位与船东签订协议,实行休渔期“一船一港”固定停靠。渔船停泊期间,由渔港码头经营人履行登临检查“第一责任”,实现监管端口前移,有效提高监管效率、降低执法成本。

 

(二)实施“赋码进出港”,推动船舶通行更便捷。针对进出港登记报告效率低等问题,强化数据共享,整合渔船报告系统、登记系统、边防系统等四个系统,实行“e码通”一个系统管理,全面归集填报的渔船、人员、渔获物等信息,实现“一次提交、多方使用”。健全出港船只“共管”机制,由渔港管理单位负责检查船证不符、证业不符、作业类型不符等情况,做好登记和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带病”出海的渔船上报区渔业主管部门,为渔业安全生产增添一重安全保障。

 

(三)设置“重点关注期”,推动船舶治理更长效。强化“金字塔式”船舶分级分类监管,按近三年来出海活动记录和守法情况对渔船进行风险赋值,着重筛选安全性一般、风险等级高的违规船只,在规定的处罚措施外,增设为期1年的“重点关注期”,在业务办理、补贴申领等方面开展针对性“帮扶式”监管,避免“一罚了之”。今年以来,已将28艘省外异地作业渔船列入重点管控名单,派出执法组开展异地执法,确保渔船安全合法作业。

 

三、完善配套保障,多维支撑推动“依港管船”服务提质

 

以“技、人、物”三大要素为核心,夯实渔船渔港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支撑,提升依港管船、管安全、管环境的现代化综合治理水平。

 

(一)以信息化平台赋能智慧巡港。推进渔港信息监控系统一体化建设,在150公里重点海岸线布设300余路监控,整合近岸海域视频监控网、海上目标探测感知网等3个平台200余项数据资源,统一接入“海洋云脑”综合指挥平台,“全覆盖式”跟踪捕捞、养殖等各类渔船位置信息,实现“一屏管全港”,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为决策分析和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二)以职业化培训赋能队伍提质。聚焦船员多用工领域、全职业周期优化教育培训模式,突出“职前培养、职中成长、职业成熟”等关键时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分类搭建“渔船掌上办”等学习平台,增设案例分析、现代船用设备操作维修等实操课程,构建“岸上、船上、线上”协同的立体化培训体系。在全省率先实行渔业船员无纸化考试,推动考察范围更大、考察层次更高、考察质量更优,共签发船员证书1300本,全区渔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提升至99%。

 

(三)以规范化章程赋能配套升级。突出以章管港、“一港一章”,开展渔港章程编制工作,从软硬件配套、环境保护、渔港经营等七大领域,为渔港规范化建设提供基本遵循。采取市、区两级专项资金联合投入方式,分批次实施港内卸货区、交易区、停车区等配套功能升级,推动渔港从单纯服务型向服务-经营-效益型转变。在积米崖渔港率先探索引入第三方服务机制,创新污染物收集、运输、处置等协同服务模式,实现港区更清洁、管理更有序,积米崖渔港获评“全国文明渔港”。

账户登录

获取验证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
登录

还没有账户?去注册 >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认

恭喜您成功修改密码

弹窗将在3秒之后关闭,